|
|
|
图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的上市申请 来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有一种病名叫“记忆的橡皮擦”。 这是一种病程漫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是让人最没有尊严的病”;它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愈难度极大,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际各大制药公司在ad治疗新药研发领域屡试屡败。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听过太多沉重、悲伤的故事…… 来自中国的“九期一”团队,选择了一条孤独的求索之路:同行的失败比比皆是;独特的策略起初不被理解……却从未想过放弃。“这一历程,谢谢上千人超常规22年不离不弃的付出,和家人的无私奉献。”昨晚终于获得“九期一”上市批文,耿美玉团队今天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感谢。 图说:中国邮政11月1日发型的《科技创新(二)》纪念邮票第四图通过表现大脑、肠道等人体内环境,以及海藻、药物胶囊、化学结构式等图案,体现出gv-971新颖的药物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 来源/上海发布 研发策略独辟蹊径 和国际上将治疗靶点聚焦aβ、tau这两个脑内蛋白沉积不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领衔的研究团队另辟蹊径:既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一药一靶的研发策略)不奏效,可能就需要多系统整体观的策略了。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脑肠轴”,即肠道菌群和脑的互动,脑肠轴在神经系统当中发挥作用等,进入了团队的研究视野。 作为海洋来源寡糖类药物,“九期一”和之前的ad药物很不一样。该药主要发明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介绍,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九期一”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靶向脑-肠轴的这一独特作用机制,为深度理解“九期一”临床疗效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一研究成果今年夏天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 图说:张江科学城展示馆中展示的16年来首个临床iii期试验成功的阿尔茨海默症新药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九期一”3期临床主要牵头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目前的药物治疗还是对症治疗,且可供选用的药物不多,不能延缓或阻止病程进展。基于九期一新的作用机制和独特的临床疗效特征,相信该药能够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方案。” “九期一”3期临床主要牵头研究者、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专家张振馨教授表示:“我从事老年痴呆研究50年,参与了多个药物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始终没有找到对阿尔茨海默病令人满意的治疗药物,九期一36周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振奋,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为全球患者和家属感到由衷的高兴。” 多年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药物少之又少。“九期一”的上市,不仅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并有望引领糖类药物研发新的浪潮,而且对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二十二年步履不停 971,是个简单而又特别的数字。1997年从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归国后,耿美玉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实验室,发现第一个相关化合物,也在科学路上真正踏出了第一步,“九期一”也因此得名。 22年的漫长道路,“九期一”团队没有因为困难而感到沮丧,但挑战权威的创新之路却注定是孤独的。“数百次的实验,团队二十多年的努力,都证明九期一是有效的,但很多时候并不能被别人理解。”耿美玉告诉记者,“之前作报告介绍九期一时,背景永远是一条崎岖的路,有个模糊的背影,从后面往前走。”这是耿美玉对团队的感谢——感谢他们的不离不弃,感谢他们对科学真实的相信。 图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团队与绿谷制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合影 来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漫长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们没有眼泪,只有不停往前的脚步——每天除了试验就是思考,除了大年三十基本全年无休。然而,去年10月,在第11届国际阿尔茨海默症临床试验大会上,耿美玉代表研究团队做主旨发言,现场掌声雷动时,台上的耿美玉却红了眼眶,那一刻,她心里只有两个念头——中国原创新药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我没有给中国科学家丢脸! “如果不是这种为了新药研发不计个人得失的情怀,‘九期一’不可能取得成功。”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松涛说,“‘九期一’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智慧,研究团队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路风雨同舟,克服了无数困难。九期一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国家和各级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离不开以耿美玉研究员为代表的研发团队22年来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付出。” “九期一”上市了,但耿美玉研究团队和绿谷制药的脚步还将继续。他们还将依据国家规定,完成2000例患者的安全评价和3000例患者的重点监测。“我们希望以‘九期一’为起点和契机,提出中国的治疗方案和标准,实现中国做药人的梦想。 新民晚报记者 董纯蕾 郜阳 【“九期一”研发大事记】 1997年,耿美玉gv-971团队通过药物筛选发现有效物质; 2006年7月,获得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007年12月,在中国启动一期临床研究; 2009年12月,绿谷制药获得“九期一”全球开发许可权; 2013年8月,“九期一”完成二期临床研究; 2014年,绿谷制药与艾昆纬(原昆泰)合作,汇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34家三甲医院的具备从事国际多中心抗ad药物研究经验的临床研究人员,启动临床三期研究; 2018年7月,完成临床三期研究。10月,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及生产注册申请。三期临床结果在第11届国际ad临床研究大会(ctad)首次披露。11月,新药上市注册申请获得cde受理; 2019年10月,“九期一”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相关链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终于迎来新曙光:gv-971上市,中国原创新药站上国际舞台 中国原创阿尔茨海默症新药昨获上市批文 海洋承载疾病治疗新希望 中国原创新药gv-971如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科学家团队发表论文揭示机理 |